精选内容
-
21 通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看我们的群防群治 PMP043
新安全生产法2021年版,要求所有企业推行双重预防机制,首先给不太熟悉这个领域的朋友们“科普”一下概念,所谓双重预防,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把国家以往对安全生产的防治以事故(结果)为导向变成事前预防,建立双层防护。当然不管是以前的政策还是现场的正常都是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基本策略。根据安全生产法的道理,映照在我们群的群防群治上是一样适用,且我们群先于该法施行10年,从这里不难看出我们群的防治策略肯定是一项有高度、有前瞻性的策略。我呢,想通过我对双重预防建设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我的浅薄见解与大家分享,共同讨论。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在我们群,方医生就我们一般乙肝人群的肝癌健康风险做出了识别:1、复诊时间不准确,或者没有复诊;2、药物治疗存在私自停药和不规范用药;3、对健康或疾病的基础认识不足或存在较大偏差;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5、病人没有就医方式的基本知识;6、家庭成员对疾病认知不足。风险评价方法:简易肝癌评分标准。以上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乙肝三部曲”。这也是我们大众最关心的问题。根据上述风险,方医生提出了七大对策措施(医嘱),即:1、尊重医生的4项基本权利,按时复诊;2、药物治疗依从性训练;3、疾病认知类干预;4、生活工作方式健康化干预;5、医疗行为方式合理化干预;6、家庭参与类干预;7、群组参与类干预。方医生认为,七大措施如果从重要性的角度来说,顺序应该是从7到1,如果从逐渐训练的方式就是从1到7。那么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乙肝防治的红线应该是“尊重医生的4项基本权利,按时复诊”,我们要牢牢守住这个底线,形成底线思维,树立红线意识。在守住红线的同时我们应该还要做好后面六大措施,要形成“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双重预防中隐患排查治理对应我们群的应该是每年的4月10的复查和1月7月反馈,通过定期的检查和随访调查,方医生就能通过数据分析出我们这帮人的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没有落实的控制措施就会被暴露出来,变成一个隐患。如果这个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最后就会演变成一个事故,所以每当发现有隐患后方医生都会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措施,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责令整改。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群的防控策略完美的契合双重预防机制原理。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就是为了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的原则。我们群也应该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就能从底线出发,不断逼近顶线。我们在乙肝防治的路上更要看得更远更长,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方医生正是在为我们谋全局和万世,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某一个健康人生呢?最后引用《大学》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共勉!?
方清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02日30
2
1
-
关于乙肝干扰素治疗,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最近很多乙肝患者朋友咨询要不要打干扰素的事情,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详细说说。(一)什么是干扰素?干扰素是我们常用的一种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和口服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制剂不同,干扰素是要皮下注射的药物,一般建议选择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长效干扰素,需要每周打一针。(二)哪些人建议考虑打干扰素?那么哪些人建议打干扰素呢?理论上对于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都可以考虑干扰素治疗。但考虑到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和价格,而且口服抗病毒药物已经能很好地控制病毒复制了,目前杨医生建议使用干扰素主要有两个人群。第一个是希望通过打干扰素实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就是乙肝的临床治愈。通常这个人群是经过了口服抗病毒治疗后HBVDNA已经检测不到或者比较低了,乙肝五项属于“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的水平<3000IU/ml,在这个基础上注射干扰素治疗,现有研究提示约30%的患者会实现HBsAg阴转,也就是乙肝的临床治愈。第二个人群是希望能够通过注射干扰素尽可能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人群,现有的研究是干扰素治疗6个月以上,即使没有实现乙肝的表面抗原阴转也能够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所以杨医生的建议是对于符合上面第一个有希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人群,如果同时有肝癌家族史,更加倾向建议考虑干扰素治疗。(三)打干扰素前要做哪些检查和准备?那么符合了上面的建议打干扰素的优势人群,是不是都可以打干扰素呢?其实还不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发展到晚期肝硬化(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的患者不考虑干扰素治疗。一般是在慢性肝炎阶段的患者,还有部分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可以考虑干扰素治疗。其次杨医生在干扰素治疗前还会评价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相关抗体,有无狼疮、银屑病等自身免疫疾病,有无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有无焦虑抑郁及其他精神疾病情况,另外最好做个胸部CT排除一下肺间质纤维化,对于既往有视物模糊或眼底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干扰素治疗前查个眼底。另外还要评价一下患者是不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及这些疾病的控制情况。另外还要给大家强调的是干扰素对胎儿发育还是有影响的,近期拟备孕的患者建议暂不考虑干扰素治疗。已经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一般建议干扰素停药半年后再备孕。另外大家要了解的是干扰素治疗的费用,以国产某长效干扰素为例,一支180ug剂量的某国产长效干扰素为例,费用大约是800多元(医保报销前),每周要注射1针。另外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良反应监测,可能也要比口服核苷类药物多一些检查费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医保报销情况预估一下自己的费用。另外干扰素是要冷藏保存的(注意不能冷冻!!!),要打干扰素的朋友在医院购药后要用一个小保温盒带回家(夏天里面放上冰袋),回家后要存放在冰箱冷藏里面(不能冷冻!不能冷冻!不能冷冻!)。(四)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那么为什么干扰素治疗前要做这些评估呢?主要是因为干扰素治疗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注射后发热、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有较少机会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加重、脱发(一般干扰素停药后会恢复)等不良反应。有极少几率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等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一般都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大部分患者都能完成干扰素治疗。(五)干扰素要打多久?干扰素治疗一般要先打上3-6个月时间,看一下治疗3-6个月表面抗原下降的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治疗。如果治疗3-6个月表面抗原下降不理想,可以先停一停。如果表面抗原明显下降,显示了比较好的表面抗原阴转的趋势,建议继续干扰素治疗,具体疗程要看表面抗原下降的情况,如果有可能尽量治疗到表面抗原阴转、表面抗体出现并达到一定水平再停药。(六)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要不要同时吃口服抗病毒药?一般来说,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都是口服抗病毒药物一段时间后表面抗原下降到一定水平的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干扰素的时候停用口服抗病毒药物,也就是说是建议口服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联合使用的。但是如果您在打干扰素之前没有吃口服抗病毒药物也HBVDNA高精度检测是阴性的,那么也可以不联合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另外,替比夫定和干扰素是不能联合使用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的。??以上就是杨医生简单总结的关于干扰素治疗的一些信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果您符合上面干扰素治疗的两个人群,您可以来门诊找杨医生看诊,评估一下您是否适合干扰素治疗。
杨松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01日51
0
0
-
为什么乙肝口服抗病毒药物不能随便停药?
对于大部分乙肝患者朋友来说,口服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天都需要服用一颗药物,有些朋友觉得很麻烦,甚至有朋友自己偷偷把药物停掉。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乙肝病毒在肝细胞里面是非常顽固的,我们现在使用的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丙酚替诺福韦的作用都只是让病毒不再复制了,但是病毒复制的模板还在肝细胞里面,这些口服药物并不能彻底地根除乙肝。如果我们贸然停药,那么体内原来被压制的病毒会慢慢复制造成反弹,导致肝炎发作,乃至肝衰竭,甚至有些患者只能靠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我们还需要给朋友们强调的问题是这个停药后反弹的过程是缓慢发生的,可能您停药后半年乃至一年多才会反弹,并不是您停药半年内复查病毒仍然检测不到,肝功能没问题就说明您停药是安全的,停药反弹可能要到半年后乃至一年多才会引起肝炎爆发。总而言之,千万不能随意停药或减量。
杨松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140
0
0
-
病情稳定的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在门诊上经常会有一些肝功能正常、无肝硬化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口服抗病毒药物目前病毒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也没有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看完门诊后都要问一句: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杨松医生的建议是这样的:??1.首先要注意是不要饮酒,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主动去喝酒,要坚决避免自己每天坚持喝点小酒的情况。尤其是注意不能喝醉。如果偶尔有推不开的应酬,偶尔喝一点点啤酒(小于100ml)也不要过于担心,一般每月不能超过1-2次。这是因为饮酒会加重乙肝病情,导致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增加。??2.肝病患者不要太胖,建议用体重指数来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计算方法如图所示,体重指数范围在18.5-22.9,低于18.5为偏瘦,高于23为超重和肥胖。患者朋友可以在家购买一个体脂称,保证体重和体脂含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因为脂肪肝是可能加重乙肝病情的,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增加,要坚决避免发生脂肪肝。??3.肝病患者在服用其他药物时候一定要和处方的医生说一声,告知医生自己有肝病的情况,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4.不建议病情稳定的肝病患者自行服用一些所谓的保健品或中成药。??5.尽量保证作息规律,每天睡眠时间6-8个小时。对于有些不得不值夜班的朋友来说,如果能适应夜班节奏的工作,每天能有足够时间的睡眠,倒也不一定不能从事夜班工作。??6.定期复查,不要以为自己一次检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一辈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携带者的状态是可能变化的。也不要以为慢乙肝吃了抗病毒药物就万事大吉了,还是要定期检查,看看有没有不良反应或者耐药等情况。??7.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绝大部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病情稳定的乙肝患者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需要的时候吃上药物,是可以不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的,所以真的没必要过于悲观。
杨松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71
0
0
-
乙肝口服抗病毒药的正确服用方法
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与丙酚替诺福韦是临床常用的乙肝抗病毒药物,那么这三种药物怎样服用才是正确的呢?恩替卡韦(具体品牌包括博路定、润众、恩甘定等)应该空腹服用,一般每天1片(0.5mg),服用恩替卡韦之前两小时和之后两小时不能进食,可以喝水。比如上午10点服用恩替卡韦,那么上午8点到中午12点不建议进食。因此我们都建议患者睡前服用,睡前两小时不吃东西,可以喝点水。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具体品牌包括韦瑞德、倍信等)同样是每日1片(300mg),建议饭后半小时内服用最好。丙酚替诺福韦(具体品牌为韦立德),每日服用1片(25mg),建议和饭一起吃,或者饭后马上服用。建议每天固定早饭、中饭或晚饭服用,当然如果早饭忘记了,晚饭服用也没问题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口服抗病毒药物千万不能随便停药,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毒反弹有引起肝衰竭死亡风险。如果您前一天忘记服用了,第二天不用多服用一片,还是只要服用1片就可以了。但每个月漏服药物的次数不允许超过1-2次的。可以设置个闹铃提醒自己服药。
杨松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176
0
0
-
乙肝抗病毒药要吃数十年,有没有不良反应?
做肝病医生十多年,接诊过很多乙肝患者朋友,也了解了朋友们对于乙肝的种种恐惧和担心。有些担心真的没必要!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聊“是药三分毒,我不想这么早抗病毒”。目前乙肝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抗病毒,抗病毒主要使用的就是口服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丙酚替诺福韦。这些药物吃上了的确就不能随便停了。只有等乙肝治愈了,就是乙肝五项第一项表面抗原(HBsAg)阴转了,第二项表面抗体(抗HBs)转阳性并且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0mIU/ml持续1年以上才能在密切监测下停药。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停药病情可能会反弹,甚至出现肝衰竭要了命。大家对于长期吃药的常见担心就是是药三分毒,长期吃药会损伤肝肾,会把身体吃垮了。这个担心的真的是没有道理。首先,我们要把吃药的好处和坏处的账算明白。咱们之所以要吃抗病毒药是因为医生评价您的病情后判断您身体里的病毒正在损伤肝脏或者有比较大的危险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吃药是为了不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不让乙肝影响寿命。吃抗病毒药的确可能会增加一些花费增加一点麻烦,也可能会有很微小的不良反应,但是总的来说是好处远远大于坏处,这个为了防治肝硬化肝癌必须要承担的代价。其次,现在的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丙酚替诺福韦基本上都是抗病毒作用很强,耐药风险很小或没有,不良反应微乎其微的。随着医保政策的改革,这些药物价格也大大下降了,长期吃绝大部分老百姓也能吃的起。恩替卡韦(商品名叫博路定、润众、恩甘定等)长期吃基本上对肝肾等重要器官没什么损伤。恩替卡韦长期吃有很小的风险会出现耐药变异,导致吃着恩替卡韦也不能压制住病毒了,病毒会反弹。所以我们吃上恩替卡韦是要定期复查的,查一下病毒是不是完全检测不到的,如果是完全检测不到的那么就不是耐药,就可以继续吃下去了,如果长期服药超过1年病毒还能检测到,或者曾经病毒检测不到了现在吃着药又能检测到了,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整治疗。恩替卡韦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对胎儿有潜在的影响,所以如果女性有备孕和母乳喂养的需要的时候,建议在备孕前3-6个月把恩替卡韦换成替诺福韦酯来吃。或者如果您近期有备孕的需要,建议您您一开始就不要选择恩替卡韦,建议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商品名叫韦瑞德、倍信等)的优点是抗病毒作用很强,不会耐药,而且怀孕、母乳喂养期间都能吃,基本上也是非常安全的药物。但富马酸替诺福韦的缺点是在长期服用的人群中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出现肾脏的损伤和骨代谢的异常。这种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长期服药,年龄偏大,而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肾损伤风险的人身上。所以吃替诺福韦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有条件的可以监测下肾小管损伤的指标,只要是没有肾损伤的表现,基本上继续吃下去就可以了。丙酚替诺福韦(商品名韦立得、晴力得等)是比较新的抗病毒药物,优点是抗病毒作用很强,不会耐药,对骨肾的影响要比富马酸替诺福韦小很多。理论上丙酚替诺福韦在怀孕哺乳期间使用也没问题,但现在用的病例还不是很多,所以在我们国家乙肝防治指南中还没建议把丙酚替诺福韦用在怀孕哺乳的人群中。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了解了,“是药三分毒,病毒十分毒”,当(正规靠谱的)医师建议您吃药的时候,一般是吃药的好处要远远大于潜在危害的时候了。现在的抗病毒药长期吃绝大部分都是安全的,即使有发生几率很小的不良反应,咱们通过定期复查也能及时发现,把潜在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规范服药定期检查的话,一般不会因抗病毒药不良反应造成机体的严重危害。所以,别犹豫了,抗病毒药该吃就吃上吧!
杨松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120
0
0
-
慢乙肝患者要多久复查,查那些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为了不让乙肝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需要做到早期乙肝早期发现,定期复查并及时治疗。那么乙肝患者定期复查应该多久检查一次,检查哪些指标呢?实际上乙肝患者定期复查的方案和患者年龄,是否已抗病毒治疗,有无肝硬化,有无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是否吸烟,是否酗酒,有无糖尿病、脂肪肝或肥胖症等都有关系。在这里我们对常规的检查项目和检查频率给大家做简要介绍。一、乙肝相关检查项目1.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具体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与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是反映乙肝感染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筛查是不是患有乙肝的主要检查指标。2.乙肝病毒定量(HBVDNA):乙肝病毒定量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的指标,对于确实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以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很重要。特别是抗病毒治疗后为了准确评价抗病毒疗效,建议选择高精度乙肝病毒定量检查(检测下限为20及以下IU/ml的定量检测)。3.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γ谷氨酸转肽酶(GGT)等指标,是反映肝脏受损程度的指标。4.肝癌标记物:主要包括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CA199等,是抽血筛查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常用指标。5.腹部超声:是在超声下观察肝脏、胆囊、脾脏、腹水、门脉血管与血流情况等,主要用于评价有没有肝硬化、肝脏结节等情况。6.肝脏弹性检查:是无创检查肝脏脂肪变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检查方法。7.腹部增强CT或核磁共振:是明确肝脏内结节性质以及评价肝硬化等情况的检查方法。8.部分口服抗病毒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与骨密度造成一定影响,在治疗中还需进行相关功能监测。二、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影响制定筛查方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没有合并其他肝癌其他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合并有肝癌家族史,有长期酗酒或吸烟,有明确致癌物质接触史,或合并肥胖、糖尿病、脂肪肝或代谢综合征等。对于合并其他肝癌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适当增加筛查频率和检查项目。三、建议参考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定期复查方案乙肝患者随访方案要根据患者个人具体情况来相应制定,我国慢乙肝及肝癌筛查的相关指南对此也仅给出了指导性意见。综合我国相关指南,建议参考如下随访方案:1.?对于年龄<30岁且暂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肝癌标记物、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对于年龄<30岁抗病毒治疗HBVDNA已完全检测不到的患者,建议每6个月完善上述检测,并加上肾功能等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指标的监测。2.?对于年龄30-40岁,不合并肝癌高危因素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抗病毒治疗HBVDNA已阴转患者,建议每6个月完善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肝癌标记物、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等检查。抗病毒治疗患者还要做肾功能等药物不良反应指标监测。3.?对于年龄30-40岁合并上述肝癌高危因素的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或年龄大于40岁的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建议每3-6个月完善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肝癌标记物、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等检查。抗病毒治疗患者还要做肾功能等药物不良反应指标监测。此外建议考虑每6-12个月做一次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排除肝癌风险。4.?对于乙肝已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患者,建议每3个月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肝癌标记物、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等检查。每6个月做一次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排除肝癌风险。5.?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在HBVDNA没有阴转前,特别是转氨酶还在升高状态的时候,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可能要相对频繁的进行肝功能及HBVDNA定量的监测。对于应用干扰素患者还要注意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等相关指标的监测。6.?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如果合并了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还要听从医生建议做胃镜等肝硬化并发症相关的检查。对于超声或腹部增强CT或核磁提示可疑肝癌的情况,一定不要轻易放过,要按照医生建议密切监测,必要时候要考虑做肝脏活检、肝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每个乙肝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相应的治疗随访方案也不相同。上述建议仅供患者复查随诊参考。建议每位乙肝患者都尽可能固定一位长期随诊的医生,请医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自己的随诊方案,并根据随诊发现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最后,衷心祝愿每位乙肝病毒感染者都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复查及治疗,不发展到肝硬化肝癌,不因为乙肝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尽可能地不让乙肝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杨松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45
0
0
-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治疗,还会传染吗?
李鹏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2日500
0
3
-
查出有乙型肝炎、乙肝要不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医生,我有乙肝要不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医生,我有乙型肝炎,要不要吃抗病毒药?”“医生,您看我乙肝怎么治疗,用什么药?”“医生,我听说吃上抗病毒药就不能再停了,我不要吃抗病毒药!”无论是肝脏内科门诊,还是肝脏外科门诊,都可以遇见很多乙型肝炎患者存在这样的疑问。其实到底需不需要吃抗病毒药,要医生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如血清病毒含量(HBV-DNA定量)、肝功能转氨酶(ALT)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同时还需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等,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而且动态评估比单次检测更有临床意义。所谓动态评估就是进行定期复查,根据复查结果的动态变化来判断,这样更加准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为大家提供个一个容易操作的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选择流程图(图1)。患者朋友们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大体初步判断,当然最终结论还是要听医生建议,有些专业词汇及情判断需要专科医生进行。图1注释:HBsAg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V为乙型肝炎病毒;ALT为丙氨酸转氨酶;HCC为肝细胞癌;DAA为直接抗病毒药物;NAs为核苷(酸)类似物;Peg-IFN-α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a随访项目:病毒学检测、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蛋白检测,腹部超声检查、肝脏硬度值检测。bHBV相关的肝外表现: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等。c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NAs治疗期间的随访标准:每3个月1次,复查血常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肾功能、血氨、病毒学、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蛋白,行腹部超声检查;必要时行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dALT升高的其他原因:其他病原体感染、药物或毒物服用史、酒精服用史、脂肪代谢紊乱、自身免疫紊乱、肝脏淤血或血管性疾病、遗传代谢性肝损伤、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等。eNAs: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几种情况:HBsAg为阳性,同时存在失代偿肝硬化、肝衰竭、合并肝癌、肝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合并丙肝抗病毒治疗其中之一时,建议立即抗病毒,主要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HBsAg为阳性,HBV-DNA高于检测上限,如果ALT持续升高,排除ALT升高的其他原因,建议抗病毒治疗,主要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或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肝硬化不用干扰素);HBsAg为阳性,HBV-DNA高于检测上限,ALT正常,如果符合一下5项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1)肝组织学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G2)或纤维化(≥S2);(2)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持续12个月),但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3)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持续12个月),无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建议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4)有HBV相关的肝外表现(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5)伴有代偿性肝硬化。总结一下划重点:是否抗病毒治疗需要医生结合患者检查结果、年龄、家族史等等具体判断,同时需要定期动态观察疾病的发展变化,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抗病毒药,如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用后一般不建议随便停药,病毒已经对肝脏产生损害,这些损害不可逆转,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可减缓肝脏损害的进展,千万不可以因为怕长期用药而拒绝进行抗病毒治疗;由于肝炎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有些朋友定期复查的意识不强,有时查1次结果不错,就麻痹大意长期不复查,导致病情进展,延误治疗;因此,再次向大家强调,定期复查+合理应用抗病毒药,可最大限度减少病毒对肝脏损害,及早发现肝炎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提醒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朋友们务必牢记!如有朋友们需要进一步咨询,可通过好大夫平台联系我,我是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陶其飞医生!
陶其飞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16日464
1
3
-
乙肝肝硬化 吃了抗病毒药肝功检查没有问题指标都正常的话还会有什么隐藏的问题吗。
张引强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10日114
0
2
乙肝相关科普号

尹有宽医生的科普号
尹有宽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病科
1.6万粉丝486.1万阅读

闫杰医生的科普号
闫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澳门新濠天地注册_北京地坛医院
肝病中心
611粉丝84.3万阅读

于静医生的科普号
于静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9951粉丝335.7万阅读
-
推荐热度4.9范晓鹏 主任医师澳门新濠天地注册游戏_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病科
肝病 217票
肝硬化 175票
乙肝 170票
擅长:乙肝、丙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衰竭、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癌、乙肝的母婴传播阻断、不明原因的肝损害、肝脏的预防保健及调理、不明原因的腹痛及肝区不适。 -
推荐热度4.9陈京龙 主任医师澳门新濠天地注册_北京地坛医院 肝病中心
乙肝 251票
肝病 23票
肝硬化 19票
擅长:肝病、肝肿瘤(射频消融精准治疗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转移癌)、肺癌、各类传染病,晚期肿瘤(HIFU)、胃肠道肿瘤、化疗及靶向治疗。 -
推荐热度4.7苟卫 主任医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病科
乙肝 216票
肝硬化 160票
肝炎 49票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的诊治